一种可伸缩的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华体会ht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

文档序号:34131600发布日期:2023-11-2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耳机的种可作方领域,尤其是伸缩涉及一种可伸缩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头戴式的制随着电子技术的耳机发展,随身听、种可作方手机、伸缩电脑等数码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头戴式的制生活中,配套的耳机耳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佩戴舒服、种可作方音质效果好,伸缩头戴式耳机而备受青睐。头戴式的制
3.头戴式耳机一般包括耳机头以及可伸缩的耳机头箍。目前,种可作方主要通过手动调节头箍两侧的伸缩伸缩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头戴式的制人,使得对头部夹持舒适性更佳。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现有的头箍的伸缩结构稳定性较低,伸缩之后的长度不易稳定保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头箍伸缩结构的稳定性,使得伸缩后的长度稳定保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伸缩的头戴式耳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伸缩的头戴式耳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箍、调节机构以及振动机构,所述头箍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所述固定部与调节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部的两侧均正对设置有调节块,两所述调节块均开设有多个调节槽,各所述调节槽分别沿两调节块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均匀分布,各所述调节槽均呈半圆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伸缩块和固定架,所述伸缩块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块远离固定架的自由端正对固定设置有两弹性块,两所述弹性块具备弹性,两所述弹性块分别固定设置有两调节凸起,两所述调节凸起均呈半球型,两所述调节凸起的球面分别穿设于两正对的调节槽并与两调节槽卡接配合,所述伸缩块滑移配合于调节部,所述伸缩块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方向滑移时,两所述调节凸起分别与不同的正对的两调节槽卡接配合,所述振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架,所述振动机构用于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传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头箍两侧需要伸缩调节以保持对头部夹持舒适性更佳时,拖动固定架,固定架带动伸缩块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方向滑移,伸缩块移动带动两弹性块移动,两弹性块移动带动两调节凸起移动,弹性块的弹性使得调节凸起顺利脱离与调节槽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两调节凸起不断的更换卡接配合的调节槽,从而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与不同调节槽卡接配合产生的滴答声不断响起,从而使得调节手感更佳更舒适,同时正对设置的两调节凸起也使得调节过程更稳定,调节至指定位置时,伸缩块和调节部之间的位置更稳定,伸缩块与调节部不易产生相对夹角,从而降低调节的顺畅性,同时圆形的调节槽和半球型的调节凸起卡接配合,也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和调节槽之间的摩擦降低,使得调节凸起更容易脱离与调节槽的卡接配合,改善了现有的头箍的伸缩结构稳定性较低,伸缩之后的长度不易稳定保持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调节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盖,所述调节盖开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伸缩块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块,各所述调节块分别穿设于各导向槽并与各导向槽滑移配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和导向槽的设置,使得伸缩块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方向滑移时,导向块沿导向槽滑移,从而使得伸缩块和调节部之间的滑移配合更加稳定,使得实用性更佳。
10.可选的,所述伸缩块固定设置有抵接块,所述伸缩块朝远离调节部方向滑移至一定位置时,所述抵接块和调节盖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的设置,使得伸缩块朝远离调节部方向滑移时,不易脱离和调节部的滑移配合,使得实用性更佳。
12.可选的,所述伸缩块侧面刻设有调节刻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刻度的设置,使得伸缩调节时,通过观察调节刻度,将伸缩块调节至合适位置,而不需要凭借感觉进行调节,使得伸缩调节效果更佳。
14.可选的,所述伸缩块和调节盖之间开设有排线槽,所述排线槽一侧与固定架内部连通,所述排线槽另一侧与固定部内部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线槽的设置,使得伸缩块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方向移动时,不易受到头戴式耳机内部排布的线路影响,同时,排线槽的设置,使得头戴式耳机内部的线路不易因伸缩块滑移而出现混乱甚至损坏。
16.可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耳壳,所述耳壳两侧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固定架正对两侧固定设置有转动块,两所述转动块分别穿设于两转动孔并与两转动孔转动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耳壳转动设置于固定架,使得伸缩块进行伸缩调节时,耳壳通过转动,使得耳壳始终与用户耳朵紧密贴合,使得头戴式耳机的佩戴更加舒适,使得实用性更佳。
18.可选的,两所述转动块均开设有限位槽,两所述转动孔的孔壁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两所述限位块分别穿设于两限位槽并与两限位槽转动配合,两所述转动块均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转动槽,两所述转动槽均与固定架内部连通,线路从两所述转动槽进入耳壳内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使得耳壳与固定架之间的相对转动被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得耳壳和固定架之间不易出现过度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穿过转动槽进入耳壳内部的线路不易受到耳壳与固定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影响,使得实用性更佳。
20.可选的,所述耳壳固定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和耳壳之间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固定设置于耳壳。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戴式耳机使用时,灯板发光,使得使用时视觉效应更加,同时灯板跟随音乐的节奏不断闪烁,使得用户感受到的节奏感更强烈,体验感更佳,导管板的设置,使得从灯板发出的灯光更加均匀明亮,使得使用性更佳。
22.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移动架、移动块以及锁定组件,所述移动架两端分别与两调节块固定连接,两所述调节块朝远离调节凸起方向移动时,两所述调节块脱离与调节凸起的卡接配合,所述移动块滑移配合于调节盖,所述移动块和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组件用于将移动块位置锁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块需要进行速度调节或者伸缩块的滑移出现不顺
畅时,移动架带动两调节块朝远离调节凸起方向移动,使得调节凸起和调节块脱离卡接配合,从而使得伸缩板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方向移动顺畅不易受到阻碍,当不需要时,移动架带动两调节块复位,调节凸起和调节槽重新卡接配合,移动块的设置,使得移动架的移动更加简单稳定,使得移动架移动更加快速,使得实用性更佳。
24.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块和锁定弹簧,所述锁定块转动连接于移动块,所述锁定弹簧位于锁定块和移动块之间,所述锁定弹簧一端与锁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弹簧另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弹簧将锁定块一端与调节盖抵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实用性更佳。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头箍两侧需要伸缩调节以保持对头部夹持舒适性更佳时,拖动固定架,固定架带动伸缩块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方向滑移,伸缩块移动带动两弹性块移动,两弹性块移动带动两调节凸起移动,弹性块的弹性使得调节凸起顺利脱离与调节槽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两调节凸起不断的更换卡接配合的调节槽,从而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与不同调节槽卡接配合产生的滴答声不断响起,从而使得调节手感更佳更舒适,同时正对设置的两调节凸起也使得调节过程更稳定,调节至指定位置时,伸缩块和调节部之间的位置更稳定,伸缩块与调节部不易产生相对夹角,从而降低调节的顺畅性,同时圆形的调节槽和半球型的调节凸起卡接配合,也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和调节槽之间的摩擦降低,使得调节凸起更容易脱离与调节槽的卡接配合,改善了现有的头箍的伸缩结构稳定性较低,伸缩之后的长度不易稳定保持的问题。
27.2.导向块和导向槽的设置,使得伸缩块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方向滑移时,导向块沿导向槽滑移,从而使得伸缩块和调节部之间的滑移配合更加稳定,使得实用性更佳。
28.3.调节刻度的设置,使得伸缩调节时,通过观察调节刻度,将伸缩块调节至合适位置,而不需要凭借感觉进行调节,使得伸缩调节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振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振动机构的剖视图。
34.图6是图5的a部分放大图。
35.图7是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36.图8是实施例2的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头箍;11、固定部;12、调节部;121、调节块;1211、调节槽;13、护套;14、内片;15、调节盖;151、导向槽;2、调节机构;21、伸缩块;211、弹性块;212、调节凸起;213、导向块;214、抵接块;215、调节刻度;216、排线槽;217、移动架;218、移动块;219、锁定组件;2191、锁定块;2192、锁定弹簧;22、固定架;221、排线腔;222、转动块;2221、转动槽;2222、限位槽;3、振动机构;31、耳壳;311、转动孔;3111、限位块;312、容纳槽;32、垫盘;321、出音口;33、耳套;34、振动器;35、振动盖;36、密封圈;37、橡胶块;38、导光板;39、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伸缩的头戴式耳机。
40.实施例1。
4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伸缩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箍1、调节机构2以及振动机构3,头箍1包括固定部11和两个调节部12,两调节部12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部11两侧,两调节部12和固定部11均呈扇形,固定部11一侧固定设置有护套13,护套13结构呈海绵状结构,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从而使得头戴式耳机使用时,头部与固定部11之间的接触更加舒适,使用性更加,固定部11与护套13之间设置有内片14,内片14卡接配合于固定部11,从而使得线路经过固定部11更加方便,不易受到护套13的影响。
42.参照图2和图3,调节机构2包括伸缩块21,伸缩块21呈圆弧形,伸缩块21滑移配合于调节部12,伸缩块21靠近调节部12的自由端正对固定设置有两弹性块211,两弹性块211均具备弹性,两弹性块211相互远离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调节凸起212,两调节凸起212均呈半球型,两调节块121的球面朝相互远离方向设置,调节部12两侧正对固定设置有调节块121,调节块121长度沿调节部12自身长度方向设置,两调节块121均开设有多个调节槽1211,各调节槽1211分别沿两调节块121长度方向依次首位相连均匀分布,各调节槽1211均呈半圆形,两调节凸起212的球面分别穿设于两正对的调节槽1211并与两调节槽1211卡接配合,伸缩块21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12方向滑移时,两调节凸起212分别与不同的正对的两调节槽1211卡接配合。
43.参照图2和图3,伸缩块21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12方向滑移时,伸缩块21带动两弹性块211移动,两弹性块211移动带动两调节凸起212移动,弹性块211的弹性使得调节凸起212顺利脱离与调节槽1211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两调节凸起212不断的更换卡接配合的调节槽1211,从而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212与不同调节槽1211卡接配合产生的滴答声不断响起,从而使得调节手感更佳更舒适,同时正对设置的两调节凸起212也使得调节过程更稳定,调节至指定位置时,伸缩块21和调节部12之间的位置更稳定,伸缩块21与调节部12不易产生相对夹角,从而降低调节的顺畅性,同时圆形的调节槽1211和半球型的调节凸起212卡接配合,也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212和调节槽1211之间的摩擦降低,使得调节凸起212更容易脱离与调节槽1211的卡接配合。
44.参照图2和图3,调节部12固定设置有调节盖15,调节盖15呈圆弧形,调节盖15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接块,调节部12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两卡接块穿设于两卡接槽并与卡接槽卡接配合,从而使得调节部12和调节盖15固定连接,调节盖15开设有多个导向槽151,各导向槽151沿调节部12宽度方向的截面均呈方形,各导向槽151长度沿调节盖15自身长度方向延伸,各导向槽151沿调节盖15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伸缩块21靠近调节槽1211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块213,各导向块213沿调节部12宽度方向的截面均呈方形,伸缩块21滑移配合于调节部12时,各导向块213穿设于各导向槽151并与各导向槽151滑移配合,从而使得伸缩块21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12方向滑移时,伸缩块21带动导向块213沿导向槽151滑移,从而使得伸缩块21沿导向块213和导向槽151滑移配合方向滑移,从而使得伸缩块21和调节部12之间的滑移配合更加稳定。
45.参照图2和图3,伸缩块21靠近调节盖15一侧沿宽度方向轴线对称固定设置有多个
抵接块214,各抵接块214均呈长方形,各抵接块214均呈倾斜设置,伸缩块21朝远离调节部12方向滑移至一定位置时,抵接块214抵接配合于调节盖15,从而阻挡伸缩块21脱离调节部12,从而使得伸缩块21朝远离调节部12方向滑移时,不易脱离和调节部12的滑移配合。
46.参照图4,伸缩块21靠近调节部12一侧刻设有调节刻度215,当伸缩块21朝远离调节部12方向滑移时,调节刻度215随着伸缩块21远离调节部12逐渐显露,从而使得用户清晰直观的观测到伸缩长度的变化,从而使得头戴式耳机两侧调节的长度更加相同,同时使得伸缩调节时,通过观察调节刻度215,将伸缩块21调节至合适位置,而不需要凭借感觉进行调节,使得伸缩调节效果更佳。
47.参照图2和图3,伸缩块21和调节盖15之间开设有排线槽216,排线槽216沿调节盖15宽度方向的截面呈方形,排线槽216位于伸缩块21中间位置,调节机构2还包括固定架22,固定架22内部开设有排线腔221,排线槽216一侧与排线腔221连通,排线槽216另一侧与固定部11内部连通,排线槽216的设置,使得伸缩块21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12方向移动时,不易受到头戴式耳机内部排布的线路影响,同时,排线槽216的设置,使得头戴式耳机内部的线路不易因伸缩块21滑移而出现混乱甚至损坏。
48.参照图5和图6,振动机构3包括耳壳31,耳壳31的直径方向两侧开设有转动孔311,固定架22正对两侧固定设置有转动块222,两转动块222分别穿设于两转动孔311并与两转动孔311转动配合,两转动块222均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转动槽2221,两转动槽2221均与固定架22内部连通,线路从两转动槽2221进入耳壳31内部,两转动块222均开设有限位槽2222,限位槽2222截面呈扇形,两转动孔311的孔壁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3111,限位块3111呈扇形,两限位块3111分别穿设于两限位槽2222并与两限位槽2222转动配合。
49.参照图5和图6,耳壳31转动设置于固定架22,从而使得伸缩块21进行伸缩调节时,耳壳31通过转动,使得耳壳31始终与用户耳朵紧密贴合,使得头戴式耳机的佩戴更加舒适,而限位块3111和限位槽2222的设置,则对耳壳31与固定架22之间的相对转动被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得耳壳31和固定架22之间不易出现过度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穿过转动槽2221进入耳壳31内部的线路不易受到耳壳31与固定架22之间的相对转动影响。
50.参照图4和图5,振动机构3还包括垫盘32、耳套33、振动器34以及振动盖35,耳壳31一侧开设有容纳槽312,垫盘32固定设置于容纳槽312槽顶并将容纳槽312密闭,垫盘32呈圆形,垫盘32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出音口321,耳套33套设于垫盘32,耳套33呈圆形,本技术实施例中,耳套33的材料包括海绵,从而使耳套33缓冲和形变性能更佳,从而使得用户佩戴时更加舒服,振动器34固定设置于垫盘32一侧并位于容纳槽312,振动器34用于将电信号转变至声信号播出,振动盖35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垫盘32,振动器34位于振动盖35与垫盘32之间,振动盖35将振动器34保护在内部,振动盖35和垫盘32的连接位置固定设置有密封圈36,从而使得振动盖35和垫盘32之间的密封性更佳,从而使得声音不易出垫盘32和振动盖35之间的连接位置泄露,耳壳31外周面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卸音口,卸音口与振动盖35内部连通,振动盖35靠近卸音口一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块37,从而使得卸音口和振动盖35连通位置密闭性更佳,从而使得声音不易通过其它位置卸出。
51.参照图4和图5,耳壳31固定设置有导光板38,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板38包括abs材质,导光板38和耳壳31之间设置有灯板39,灯板39固定设置于耳壳31,头戴式耳机使用时,灯板39发光,使得使用时视觉效应更加,同时灯板39跟随音乐的节奏不断闪烁,使得用户感
受到的节奏感更强烈,体验感更佳,导光板38的设置,使得从灯板39发出的灯光更加均匀明亮。
52.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头戴式耳机长度需要伸缩调节以保持对头部夹持舒适性更佳时,拖动固定架22,固定架22带动伸缩块21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12方向滑移,伸缩块21滑移时带动导向块213沿导向槽151滑移,从而使得伸缩块21滑移更稳定,伸缩块21移动带动两弹性块211移动,两弹性块211移动带动两调节凸起212移动,弹性块211的弹性使得调节凸起212顺利脱离与调节槽1211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两调节凸起212不断的更换卡接配合的调节槽1211,从而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212与不同调节槽1211卡接配合产生的滴答声不断响起,从而使得调节手感更佳更舒适,同时正对设置的两调节凸起212也使得调节过程更稳定,调节至指定位置时,伸缩块21和调节部12之间的位置更稳定,伸缩块21与调节部12不易产生相对夹角,从而降低调节的顺畅性,同时圆形的调节槽1211和半球型的调节凸起212卡接配合,也使得调节时调节凸起212和调节槽1211之间的摩擦降低,使得调节凸起212更容易脱离与调节槽1211的卡接配合,改善了现有的头箍1的伸缩结构稳定性较低,伸缩之后的长度不易稳定保持的问题。
53.实施例2。
54.参照图7和图8,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调节机构2还包括移动架217、移动块218以及锁定组件219,移动架217两端分别与两调节块121固定连接,两调节块121朝远离调节凸起212方向移动时,两调节块121脱离与调节凸起212的卡接配合,移动块218滑移配合于调节盖15,移动块218与移动架217固定连接,移动块218带动移动架217朝靠近或远离调节凸起212滑移,锁定组件219包括锁定块2191和锁定弹簧2192,锁定块2191转动连接于移动块218,锁定弹簧2192位于锁定块2191和移动块218之间,锁定弹簧2192一端与锁定块2191固定连接,锁定弹簧2192另一端与移动块218固定连接,锁紧弹簧将锁定块2191一端与调节盖15抵紧,当锁定块2191与调节盖15抵接时,锁定块2191与调节盖15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移动块218锁定不易滑移,当按压锁定块2191时,锁定块2191一端朝靠近移动块218方向转动,另一端朝远离调节盖15方向转动,锁定块2191与调节盖15脱离抵接,移动块218解锁重新滑移,本技术实施例中锁定块2191和调节盖15抵接时具有较强的摩擦阻力。
55.当伸缩块21需要进行速度调节或者伸缩块21的滑移出现不顺畅时,移动架217带动两调节块121朝远离调节凸起212方向移动,使得调节凸起212和调节块121脱离卡接配合,从而使得伸缩块21朝靠近或远离调节部12方向移动顺畅不易受到阻碍,当不需要时,移动架217带动两调节块121复位,调节凸起212和调节槽1211重新卡接配合,移动块218的设置,使得移动架217的移动更加简单稳定,使得移动架217移动更加快速。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与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网友询问留言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