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种变装结制作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电站
背景技术:
2.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屏柜需要在主控室等户内环境部署安装。次地舱安此安装方式下,设备现场受到现场环境限制,种变装结制作土建造房比较困难,电站而且加大了成本,次地舱安增加了现场调试安装相关设备的设备难度和施工时间。针对这种情况,种变装结制作需要研究一种灵活的电站小型化的预制舱结构,以便于在不新增建筑物的次地舱安条件下,实现改造后或新增的设备二次设备的就地安装和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种变装结制作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电站采用模块化的次地舱安可工厂内预制且现场节约占地面积方便部署的设备安装舱体,其外形尺寸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灵活拼装组合调整,方便各类不同的现场环境的就地部署,避免传统方式下需要站用主控室内屏位或新增控制室的情况,解决了存量变电站大量的改造和新系统部署的不便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包括预制舱舱体,所述舱体包括舱体骨架,所述舱体骨架上安装有顶盖、舱壁和舱门,舱体骨架内设有舱内机架,所述舱内机架包括设备机架、电缆接口机架和光缆接口机架。
6.进一步的,预制舱舱体底部可以设置起吊点,方便吊装。
7.进一步的,所述舱体骨架包括一体化焊接的底架和框架,所述底架由底架骨架及底架铺板焊接一体成型;所述框架由立柱、横梁、门挡边、支撑梁、角板及附件组成。所述舱体骨架采用型钢或薄壁冷弯型钢焊接式结构,保证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8.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接口机架设有与站内电缆沟连通的线缆通道进出口,电缆接口机架内部通讯线缆、控制电缆分隔敷设,通讯线缆设置单独线槽;强弱电分槽敷设可以降低对通信的信号干扰。
9.进一步的,所述光缆接口机架设有光缆走线槽,二次设备与舱外光纤联系采用预制光缆,光缆接口机架内部设置储纤舱,用于柜内多余尾缆、尾纤的存储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舱内机架采用型材或薄板冷弯而成,通过地脚螺栓与舱体骨架的底架骨架固定或与舱体骨架一体化焊接。其中,设备机架内部宽度方向安装尺寸符合19英寸系列机箱和面板的宽度尺寸,高度方向安装尺寸按44.45mm(1u)标准系列化,方便各类机架式二次设备的固定安装。
11.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为一体式双坡屋顶结构,包括顶盖骨架和顶盖封板,所述双坡屋顶结构的坡度不小于5
°
。顶盖封板与顶盖骨架采用填充岩棉或聚氨酯发泡进行保温处理,发泡厚度≥50mm,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顶盖边沿可以设置滴水沿,用于防止雨水回流
进入舱体。
12.进一步的,所述舱门为能够从中间开启的双开舱门,设于舱体前后两侧的舱壁上,舱门上开设观察窗。所述舱门采用双层钢板结构,材质优选为优质镀锌板,内门板厚度≥1.2mm,外门板厚度≥2mm,密封面平整度每米控制在0.75mm内。舱门铰链为暗铰链,不锈钢材质制作,保证在舱体的使用年限内,活动处无锈蚀;舱门设置应满足舱内设备操作检修及巡视要求,舱门上开设双层观察窗,尺寸不小于800
×
400,满足不开门方便巡视舱内设备的要求。
13.进一步的,所述舱门与舱门、舱门与舱体骨架贴合处敷设密封条,以达到密封保温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舱壁为设置于舱体前后左右四侧的围护板,所述围护板为双层结构,内部填充保温材料。所述双层结构可以使用双层钢板结构,材质为优质镀锌板,内层厚度≥1.2mm,外层厚度≥2mm;也可以使用连续成型frp复合材料,其结构形式同双层钢板结构;内部填充的保温材料为建设部许可的防火保温材料,填充厚度≥45mm。
15.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工业空调,所述工业空调上方的舱壁上设有带防护措施的外部通风风口,所述舱体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沿舱体内部边缘布置,避开舱内机架。所述带防护措施的外部通风风口,在未工作时能够可靠关闭,并采取防尘、防小动物进入和防渗、漏雨水措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采用一体化的预制舱,整个二次设备预制舱一体化运输至工程现场,便于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安装、接线、施工;对比新建二次设备小室,减少了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实现了节约环保,省去了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安装环节,并且减少了环节污染;具有安装、更换方便快捷,外部电缆接线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变电站内电力自动化二次设备的室外就地安装场合;
18.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需要就地安装的二次设备集成预制组装于就地设备预制舱内,二次设备在厂家集成安装并完成接线,有助于对二次设备功能的整合,能够改善设备的集中与集成度,有效的节约设备及减少现场工作量,并符合“资源节约型”的技术要求;
19.本实用新型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对联调模式也进行了改变,利用工场联调+现场调试模式;在工场中模拟出设计的运行情况,对全站五防逻辑、信号点表命名等设备scd文件的固化工作进行完成,在现场仅仅需要和以此设备之间进行传动验证;
20.本实用新型二次舱体就地布置在配电间隔内,减少了二次光缆和电缆的长度,节约材料,降低了造价成本;
21.本实用新型改变建设流程,将现行的串行施工模式改为并行施工模式,对现场调试周期节约百分之六十以上;
22.本实用新型所述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可以用于安装电力二次智能装置、配套端子排、指示灯、空开、把手、工业空调等组屏附件,外形尺寸可以根据具体配套的间隔以及变电站内配电设备的安全净距灵活调整;就地设备舱内设置完好的安全防护措施,具备照明、检修、接地等设施,保证就地设备舱设备安全运行及人员巡检需求。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实施例所述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的顶部透视图;
25.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舱体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实施例所述舱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及风道示意图。
28.图中:1、舱体骨架;11、底架;12、框架;2、顶盖;3、舱门;31、观察窗;4、舱壁;5、工业空调;6、光缆接口机架;7、设备机架;8、电缆接口机架;9、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32.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包括预制舱舱体,所述舱体包括舱体骨架1,所述舱体骨架1上安装有顶盖2、舱壁4和舱门3,舱体骨架1内设有舱内机架,所述舱内机架包括设备机架7、电缆接口机架8和光缆接口机架6;起吊点设置于预制舱舱体底部方便吊装。
33.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顶部透视图,舱体前后均设置可从中间开启的双开舱门3,调试和检修时可以方便的进入舱内在设备机架7前方操作。所述舱门采用双层钢板结构,材质优选为优质镀锌板,内门板厚度≥1.2mm,外门板厚度≥2mm,密封面平整度每米控制在0.75mm内。舱门铰链为暗铰链,不锈钢材质制作,保证在舱体的使用年限内,活动处无锈蚀;舱门设置应满足舱内设备操作检修及巡视要求,舱门上开设双层观察窗,尺寸不小于800
×
400,满足不开门方便巡视舱内设备的要求。
34.本实施例所述舱内机架采用型材或薄板冷弯而成,通过地脚螺栓与舱体骨架1的
底架11固定或与舱体骨架1一体化焊接。所述设备机架7包括保护机架和汇控机架,设备机架7内部宽度方向安装尺寸符合19英寸系列机箱和面板的宽度尺寸,符合gb/t19520.16的规定,高度方向安装尺寸按44.45mm(1u)标准系列化,方便各类机架式二次设备的固定安装;所述电缆接口机架8设有与站内电缆沟连通的线缆通道进出口,电缆接口机架8内部通讯线缆、控制电缆分隔敷设,通讯线缆设置单独线槽;强弱电分槽敷设可以降低对通信的信号干扰;所述光缆接口机架6设有光缆走线槽,二次设备与舱外光纤联系采用预制光缆,光缆接口机架6内部设置储纤舱,用于柜内多余尾缆、尾纤的存储固定。所有线缆在工厂内全部接线完成,出舱的线缆可以按远期预留走线位置。
35.如图3所示的舱体骨架1为焊接一体式结构,含底架11和框架12,底架11由底架骨架及底架铺板焊接一体成型。框架12由立柱、横梁、门挡边、支撑梁、角板及附件组成,各部分采用优质镀锌钢板焊接而成,厚度≥2.5mm,保证整体强度与刚度,确保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出现变形或损坏。底架11上方铺设舱体底板,底板预留电缆穿线孔洞并设置通风面积不小于80cm
2 的通风孔,通风口加防小动物的不锈钢网。根据现场安装环境和施工条件,可以选择合适项目的典型舱体骨架尺寸进行生产。
36.本实施例所述舱壁4为设置于舱体前后左右四侧的围护板,围护板如图4所示,可以采用两种,一种为双层钢板结构,材质为优质镀锌板,内层厚度≥1.2mm,外层厚度≥2mm;一种为连续成型frp复合材料,结构形式同双层钢板结构。围护板两层中间填充建设部许可的防火保温材料,填充厚度≥45mm。
37.本实施例所述舱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工业空调5,所述工业空调5上方的舱壁4上设有带防护措施的外部通风风口,该外部通风风口,在未工作时能够可靠关闭,并采取防尘、防小动物进入和防渗、漏雨水措施。所述舱体内还设有风道9,舱内风道9布置如图5所示,有效通风截面积一般不小于100cm2,以保证外部通风风口出风量要求,布置上沿舱体内部边缘布置,避开居中放置的舱内机架。
38.本实施例所述变电站二次就地设备舱安装结构,可以一次放置检测、控制、调节、保护等设备,舱体结构合理选择结构型式、构架材料,保证结构在运输、安装、运行中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防水、防火、防腐、耐久性等要求,设计使用年限可达40年。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