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蜗轮蜗杆技术领域,种电作方特别涉及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机蜗间的机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2.蜗轮蜗杆结构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连接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种电作方蜗杆又与螺杆形状相似。机蜗间的机构
3.由于电机本身的连接转速太快,直接由电机的种电作方转速来控制执行端的变化,无法实现对执行端微调的机蜗间的机构目的,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和蜗轮蜗杆之间的连接连接机构,利用磁盘来对电机的种电作方转速进行检测,从而控制电机输出速度的机蜗间的机构快慢,达到控制车载显示屏的连接调节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种电作方连接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蜗间的机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底部啮合有蜗轮;
7.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一安置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磁盘,所述安置架的端面设置有与磁盘对应的检测控制单元。
8.其中,所述蜗轮内侧开设有一连接孔。
9.其中,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端面为圆弧面,另一端端面为平面。
10.其中,所述壳体顶部外壁与蜗杆以及蜗轮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
11.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还固定设置有一轴承件,所述蜗轮的转动轴穿过轴承件的内环并与之固定连接。
12.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为垂直设置。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磁盘以及检测控制单元等,电机转动带动其输出轴上的磁盘一起转动,通过安置架端面所设置的检测控制单元,对磁盘的转速进行检测,而后通过该单元对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可以微调与该蜗轮蜗杆连接的执行端的调控速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第一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第二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的控制示意图。
19.图中,10、壳体;20、驱动电机;30、磁盘;40、安置架;50、蜗杆;60、蜗轮;70、连接孔;80、第一支架;90、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如图1-2所示,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壳体10,壳体10顶部设置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末端套接有蜗杆50,蜗杆50的底部啮合有蜗轮60;壳体10的顶部还设置有一安置架40,电机20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磁盘30,安置架40的端面设置有与磁盘30对应的检测控制单元;
23.启动电机20,利用电机20的输出轴来带动蜗杆50进行转动,蜗杆50和蜗轮60之间相互啮合,因此带动蜗轮60进行转动,使得与蜗轮60相连接的执行端进行转动,因为蜗轮60和蜗杆50之间的配合具有减速效果,电机20的转速经过该机构可以进行减速从而让执行端实现微调的功能,其中磁盘30套接在电机20的输出轴上,电机20的输出轴转动时磁盘30随着电机20的输出轴一起转动,磁盘30在转动时与安置架40上对应的检测控制单元,检测控制单元通过读取磁盘30的转速,也就是电机20输出的速度,反作用在电机20上,从而实现对电机20输出速度的调控(调控的具体原理没有查到,申请人可以提供下);
24.其中,蜗轮60内侧开设有一连接孔70,连接孔70的一端端面为圆弧面,另一端端面为平面,依靠连接孔70与执行端输入部分的连接;
25.其中,壳体10顶部外壁与蜗杆50以及蜗轮60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架80以及第二支架90,第一支架80与第二支架90之间为垂直设置;蜗杆50以及蜗轮60分别安置在第一支架80以及第二支架90上,且两者之间为相互垂直的设置,使得蜗轮60和蜗杆50之间实现立式连接的目的,达到减小蜗轮60齿面磨损的目的;
26.其中,第二支架90的内侧还固定设置有一轴承件,蜗轮60的转动轴穿过轴承件的内环并与之固定连接,方便蜗轮60的转动,减小蜗轮60所受到的磨损伤害。
27.工作原理:该机构在使用时,启动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带动磁盘30和输出轴端部的蜗杆50进行转动,由于蜗杆50和蜗轮60之间相互啮合,因此通过蜗杆50带动蜗轮60进行转动,使得蜗轮60所连接的部件随之转动,磁盘30则对应安置架40上的检测控制单元来对磁盘30的转速进行检测监控,检测控制单元则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电机20,来控制电机20的转速,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顶部设置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输出轴末端套接有蜗杆(50),所述蜗杆(50)的底部啮合有蜗轮(60);所述壳体(10)的顶部还设置有一安置架(40),所述电机(20)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磁盘(30),所述安置架(40)的端面设置有与磁盘(30)对应的检测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60)内侧开设有一连接孔(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70)的一端端面为圆弧面,另一端端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顶部外壁与蜗杆(50)以及蜗轮(60)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架(80)以及第二支架(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90)的内侧还固定设置有一轴承件,所述蜗轮(60)的转动轴穿过轴承件的内环并与之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80)与第二支架(90)之间为垂直设置。
技术总结
实用新型属于蜗轮蜗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一种电机与蜗杆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底部啮合有蜗轮;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一安置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磁盘,所述安置架的端面设置有与磁盘对应的检测控制单元;通过设置有磁盘以及检测控制单元等,电机转动带动其输出轴上的磁盘一起转动,通过安置架端面所设置的检测控制单元,对磁盘的转速进行检测,而后通过该单元对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可以微调与该蜗轮蜗杆连接的执行端的调控速度。以微调与该蜗轮蜗杆连接的执行端的调控速度。以微调与该蜗轮蜗杆连接的执行端的调控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东 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玄微子工业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3/5/14